在水文循环与大气过程紧密交织的背景下,对江河湖泊的水情变化与区域气象要素进行一体化同步监测,已成为精准预报水旱灾害、科学管理水资源的关键。尤其是在通信信号缺失的偏远地区,如何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与稳定传输,是长期以来的行业痛点。针对这一挑战,风途推出了FT-SW4北斗水文气象监测站,它是我司自主研发的一款集水文监测、气象观测与北斗卫星通信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综合监测设备。
它能够对江河、湖泊、水库闸口、地下水管网等目标的流速、水位、流量和降雨量进行精确测量。还可以集成多种气象传感器,扩展监测气温、湿度、风速、风向、气压等基础的气象要素。这种水文与气象的协同监测,使得该设备不仅能全面检测水体的实时状态,更能检测驱动水文变化的大气条件,为分析降雨-径流关系、预警山洪灾害以及评估区域水资源状况提供了全面的数据基础。
监测站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技术,流速和水位测量采用平面阵列雷达天线,不受风、温度、雾霾、泥沙、漂浮物乃至水体腐蚀与泡沫的影响,保证了在复杂环境下的测量精度与长期稳定性。雷达水位测量范围0.1至40米,精度高达±5毫米;流速测量范围0.15至15米/秒,精度为±2%。雨量测量精度为±0.2毫米,所有数据通过RS485/MODBUS-RTU协议汇集。
设备内置北斗数传终端,直接利用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卫星的短报文服务,彻底摆脱了对地面公网的依赖,在无信号、弱信号地区实现了监测数据的自主实时传输,通信成功率超过95%。数据上传至云平台后,用户可通过CS架构软件平台在PC或手机浏览器上直接观测,平台支持实时与历史数据仪表板展示、曲线分析、地图定位、阈值告警及数据导出与转发,为决策提供直观、高效的支撑。
监测站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组合供电,具备IP67的野外防护等级,能在-40℃至85℃的宽温范围内稳定工作。
总之,FT-SW4北斗水文气象监测站通过水文与气象监测的有机结合,以及北斗卫星通信技术的成功应用,构建了一个部署灵活、数据精准、传输可靠的野外自动化监测解决方案,极大地提升了在无人区、偏远山区等特殊地带的综合环境监测与预警能力,为防汛抗旱、水资源管理和气候研究提供了技术保障。

推荐阅读
- FT-SW4北斗水文气象站:无信号地区水文气象监测解决方案2025-11-05
- FT-SW3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2025-11-03
- 河道流量怎么测?试试这台检测站(FT-SW3)!2025-10-30
- 农业环境监测系统:告别 "看天吃饭"2025-10-28
- 农业全自动气象站:传统农业变身“智慧农业”2025-10-24
- 农业自动气象站,精细的天气预报,预警气象灾害和病虫害2025-10-22
- 雷达明渠流量监测系统【FT-ML3】风途科技2025-10-20
- 【一体化水位监测设备厂家】关于【风途科技】获取报价与技术方案2025-10-16




风途首页
电话咨询
产品中心
在线客服